非蔬非果的芋仔冰
文:魏佩儒
民國四五十年,當外銷成衣還沒興起時,手頭有餘裕的人,總會為著年節慶典特別訂製衣服。媽媽在家編織毛衣,勤奮聰慧和巧藝,讓媽媽和爸爸像陀螺般日以繼夜的打轉。
當時居住的社區內,每家的孩子,年歲都相當。鄰居阿桑,總會把哭鬧的我,帶離媽媽的身邊,哄著餵食、午睡。媽媽忙得瘦了,我卻被養得胖嘟嘟。社區的人都說,我和福泰的阿桑更像母女。雖然搬了幾次家,我仍時不時在阿桑家留宿。最後,阿桑一家定居彰化,兩家長和樂的情誼,更延續了半世紀。不論路過或專程,我們總把想念當伴手禮,去探望彰化阿桑和歐吉桑。
印象最深刻的,多次跟著阿桑家的姊姊們,走到彰化八卦山牌樓下的小公園。竹製小攤賣著芋仔冰,矮矮桌,窄窄椅。小小的芋仔冰球在小瓷碗中,小小手,捏著小小匙。甜味和冰涼,暖在小小孩的心裡,久而不融。
在困難的生活中,長輩們守著倫理和禮儀,伸手攬起自己的孩子,也看顧別人家的孩子。爸爸和媽媽也常常攬起自家和他家的孩子,搭著公車,搖搖晃晃地,到鄉野中埋鍋造飯、健行野餐。
大家放心地交出自己的孩子,也放心地接納別人的孩子。真是誠摯又老派的『易子而教』。
加入【福智123】粉絲團按讚